然而對于普通人來說,光伏、風電這些新能源除了新奇之外,更多的可能還是陌生。光伏很好,屋頂也空閑,可是想要部署就得考慮一大堆問題:屋頂承重、安全防火就不必說了,支架、組件(光伏板是唯一好認的),匯流箱、逆變器傻傻分不清,再往后什么并網繳稅就更頭大了。
光伏發電由于涉及到電路方面的問題,需要專業的人來安裝。因此,對于自家戶用的人來說,這幾個kW的光伏電站總是比其他家電更“麻煩”。比如電視機,只要插上電源,接入有線,就可以收看節目,至于它是老式的顯像管還是LED屏,則無需考慮。換句話說,電視機把一切不需要用戶了解的細節都封裝在殼子里了,用戶只要找到電源和信號源,就能“即插即用”。

而光伏發電系統,其設備模塊各自分立,需要熟悉每個組成部分的功能、匹配各種接口,才能良好地部署和運行。這有點像組裝計算機,你不需要知道CPU電壓幾何,內存條電流幾許,只要了解硬件市場的行情,參照網上攻略,就能攢一臺個人電腦。
同樣的道理,一般人也不知道逆變器工作原理、光伏板如何發電。那么,能不能像攢電腦一樣DIY自家的光伏電站呢?目前來看,還是有些困難。這其中,固然有并網時牽涉到的專業因素限制;但另一方面,光伏技術發展太快,系統部件的集成化和標準化還走在路上。
事實上,這些年光伏系統集成的步伐非常快。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系統部件的尺寸越來越小,成本越來越低。以今天的信息和傳感技術,各部分運行情況夠輕松地在軟件平臺實現實時數字化。未來光伏系統將向著接口標準化、部件集成化、運行狀態可測可控的方向發展。

日前,SunPower推出的Helix平臺就明確提出了“一體化”的概念。該平臺就像計算機的主板,把組件、支架、能源控制系統等標準化模塊統一整合,極大簡化了安裝部署過程。“即插即用”的設計不但降低了成本,還能根據環境需要隨時擴展和收縮,用戶體驗非常好。

SunPower這一系統的設計顯然受到了互聯網時代精神的影響。
前列,標準化集成化的部件和接口。實現即插即用,使系統部署更便捷,并且可以根據需要靈活擴展。
第二,實時可視化的控制系統。清晰了解每個時點、每個部件的運行狀態、發電情況,便于維護和管理,借助大數據技術,還可以進一步優化和提升效益。

這兩條原則都指向一個核心目的,就是盡可能封裝系統的復雜性,而只給用戶看他們很關心的東西。是謂用戶思維。
這類設計其實并沒有技術上的創新。而所謂用戶思維也從來不是靠技術的強大。廠商思維會想,科學規律和產品特點如此,用戶你只要這樣這樣就好了啊;而用戶思維會想,用戶的習慣就是這樣,我們只要如何如何就能符合他們的偏好啊。
轉載聲明:本文由太陽能支架廠家-三維鋼構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m.oawz.cn/xinwendongtai/xingyexinwen/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