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動物的保護,生態的保護,以及邊防和巡山,這些工作需要長時間在野外甚至是‘無人區’,是特別需要戶外充電設施的。而且西藏阿里是離太陽很近的地方,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當得知漢能薄膜太陽能充電包將會在當地的多個領域被應用后,西藏阿里地區一位政府官員發出這樣的感慨。
2015年7月,漢能定向捐贈給北京蘋果慈善基金會一批50瓦的薄膜太陽能充電包,而其中一部分將被阿里政府部門應用于邊防、武警和野生動物保護等戶外工作中。困擾當地政府多年的戶外移動電源難題,終于有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阿里地區49.12%的土地面積為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工作對移動電源需求較大
“地球第三極”上的移動能源需求
今年2月2日,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正式宣布公司將致力于開發適用于民用領域的移動能源戰略。漢能醞釀許久的移動能源戰略正式開啟。
消息傳出,迅速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很多人都在想象漢能集團這一戰略給未來生活帶來的改變。然而,地處邊陲的阿里地區,由于通信閉塞,很少有人看到這條新聞,更談不上關心與否。那里的人們,依舊像往常一樣工作、生活,誰也沒有預料到,幾個月后,他們就將感受到來自漢能的“沖擊”。
阿里地區地處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南與印度、尼泊爾相鄰,北與新疆喀什、和田相連,平均海拔4500米,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
受制于惡劣的自然條件以及薄弱的電力基礎設施等原因,阿里地區的電力供應一直比較緊缺。直到今天,無論是在阿里的城市還是鄉村,許多商戶或家庭都有柴油發電機,以備不時之需。
實際上,在地理位置偏遠、人煙稀少的阿里,對電力的需求不只體現在居民用電方面,那里對戶外移動電源的需求同樣強烈。
公開數據顯示,阿里地區有各類自然保護區14個,國家級森林和濕地公園3處,總面積達16.7萬平方公里,占阿里土地面積的49.12%。以著名的羌塘自然保護區為例,里面不僅有星羅棋布的湖泊、空曠無邊的草場以及皚皚的雪山和冰川,而且還有眾多的瀕危野生動物,如藏羚羊、藏野驢和野牦牛。對這些地區的保護,成為當地政府日常工作的重點之一。
然而,對這些地區的保護工作,卻是困難重重。
“這些地方大多數都是無人區,在無人區里面,需要巡山,有時候尋一次山就是十天半個月,GPS和衛星電話沒有電了的話,你到哪里充電去?與外界聯系不上就死定了。”前述阿里地區政府官員依然記得,有一次他到無人區,原本草原是好好的,但是一場小雨過后,車子一下就陷進地里,如果不是通過衛星電話及時尋求到外界救援,后果將難以想象。
“未來可能會好點,畢竟薄膜太陽能充電包能夠給我們的邊防、武警、檢查非法礦山等很多工作帶來方便。”這位阿里地區政府官員強調,漢能的薄膜太陽能充電包未來將會被重點用于羌塘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他還表示:“希望漢能下一步在阿里的生態保護以及老百姓的民生改善中,能夠進一步把高科技產品帶到我們偏遠的邊疆地區來。”
漢能捐贈北京蘋果慈善基金會的薄膜太陽能充電包,部分將用于西藏生態保護
漢能的移動能源戰略
薄膜太陽能充電包只是漢能移動能源戰略實施后,諸多移動能源產品中的一款。自2月2日正式啟動移動能源戰略以來,漢能集團已推出多款對常人來說聞所未聞的“未來產品”。
所謂移動能源,是以可移動的分布式發電技術為基礎,通過儲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能源的可移動、全天候、高效率供應。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提出移動能源戰略,是李河君對全球能源發展趨勢的一個戰略判斷。
移動能源戰略推出2個月后,在漢能舉行的移動能源解決方案發布會上,漢能“移動能源+傳統行業”模式浮出水面。漢能開始聯手傳統行業,分別推出全球首款太陽能全工作用電餐車以及太陽能觀光車、房車以及環保游艇。
除了與車船企業合作外,漢能還多元化地布局移動能源民用市場。5月末,漢能正式對外發布便攜、移動、專業三大系列共12款薄膜發電充電新品,這些移動充電器,“現發現用”,供戶外工作、緊急救援等情況下的用電需求。
如今,按照約定,漢能的薄膜太陽能充電包不久后就將被用于西藏阿里地區的邊防、武警和野生動物保護等工作中。這將使阿里人感受到現代科技給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便利,對漢能集團而言,則意味著其產品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展。
轉載聲明:本文由太陽能支架廠家-三維鋼構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m.oawz.cn/xinwendongtai/xingyexinwen/85.html